当前位置: 公益项目
文物大省山西 匮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
发布时间:2014-5-19 16:39:21 来源: 来源:太原新闻网旅游频道
文物大省山西 匮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


修复晋祠铁钟

    核心提示

    “可惜,妙手救得了石像,却难以医治这一行当后继乏人的顽疾。一面是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半数‘染病’的现状,一面是全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队伍仅2000人的窘迫,巨大反差之下,是我们对于文物命运的担忧,更是对于文物修复技艺如何传承的追问。”日前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《文物修复师后继乏人千万‘染病’文物谁来修》一文,对文物修复人才奇缺现状深表担忧。而这种情况,在我省也不例外。目前,山西全省各地可移动文物数量达100余万件,每年都需进行保养、修复,而我省专职从事文物修复的人却不到60名。长期以来,文物保护队伍、尤其是文物科技保护人才的匮乏,始终是我省文博事业发展的短板。

    1 唤醒历史

    8月1日上午8时许,在晋祠博物馆东岳祠不足40平方米的“手术”现场,7名身穿蓝色服装的人正在紧张忙碌着。他们,就是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。43岁的王保金站在脚手架上,正在用镊子和小刀一点一点抠墙皮。他说,东岳祠内的壁画被人刷白后“沉睡”至今,他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壁画“苏醒”。在祠堂一角,一位老者带着花镜,趴在王保金处理过的墙壁上,用一根棉棒反复拍打着墙面。记者注意到,每拍打几下,他就会将棉棒在一个小瓶子里蘸一下。这位老者叫李永智,现年59岁,是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年龄最大的文物保护修复者。他告诉记者,小瓶子里装的是去离子水,一种

    不会对壁画造成伤害的纯净水。渐渐的,在墙壁的一角,一个古代人物的头像渐渐清晰了……

    “这只是最初阶段,下一步我们将用特殊材料对壁画进行全面修复。”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霍保强告诉记者,所谓的特殊材料是一种化学试剂,非常呛人,且具有一定的毒性,文物修复师必须戴防毒面具。

    2 康复保健

    “哧——哧——”8月1日上午10时,尘土飞扬、铁屑四溅,头戴手术帽、口罩和护目镜的闫文祥手持电动角磨机,正在对晋祠铁钟做除锈处理,锈迹斑斑的铁钟渐渐恢复了原貌,变得乌黑锃亮。

    “这口大钟重达9000多斤,高约3米,我们5个人已经干了9天了。”闫文祥脱下口罩和护目镜,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说道。现年31岁的闫文祥是山西大学博物馆专业毕业生,在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当文物保护修复师已经6年,目前主要负责修复青铜器、铁器等金属文物。

    用去离子水清洗;去浮锈;软化锈蚀;去锈;脱盐;缓蚀;封护……谈及修复过程,闫文祥如数家珍。“金属文物最大的病害就

    是锈蚀,因此,如何去锈是关键所在。”闫文祥说,他们每次修复前,都会对文物进行拍照、摄像,做好做足信息采集工作,修复中一定要确保原铸风貌。他说,修铁器有点像补牙,清除完锈蚀后必须马上喷涂保护膜防止氧化,这样才能避免文物二次锈蚀,只有一鼓作气,才能起到给文物“延年益寿”的作用。

    3 修旧如旧

    在山西博物院地下库房内,一尊一米多高的菩萨立像引起记者的注意。虽然头部残缺,但这尊立像精美的纹饰、上佳的品相、婀娜多姿的躯体,几乎让人忘了它出土时的破败不堪。

    “修复这尊菩萨立像,总共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。”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郭建告诉记者。中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的郭建今年32岁,担任文物保护修复师9年,主要负责石器类文物的修复工作。他说,由于年代久远,这尊北魏时期的菩萨立像风化严重,当初,不仅周身纹饰,就连轮廓也快看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文物的不可再生性,决定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足。”郭建回忆道,接到修复任务后,光拍照、识别病患、涂层、归档、制定修复方案、做试验块等步骤就花去了将近一个月时间,真正修复的时间也就半个来月。他说,文物修复必须做到修旧如旧,只有这样,修复后的文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历史、科学和艺术价值。

    4 甘于奉献

    “做我们这行,除了专业技能,还需要有超强的耐心、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,更需要安于清贫、乐于奉献。”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钟家让说。

    现年49岁的钟家让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整整25年。“一件文物修上一年半载是常事,干这行必须能坐得住,有耐心。”钟家让告诉记者,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,要做到慎之又慎,不能有一点马虎。文物也有生命,手术不允许失败,否则一段历史也许就会在自己手中消亡。

    “有时候,一旦接到了修复任务,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们便没日没夜地干,几个月不着家是常有的事儿。”钟家让说,就像壁画修复,有时忙活一天,也清理不完巴掌大的一小块,虽然工作很琐碎,但看到文物在自己手中重生,心中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5 人才匮乏

    钟家让告诉记者,我省作为一个文物大省,山西全省各地市的文物数量达100余万件,现存文物的维修又分经常性保养维修工程、抢险加固工程、重点修缮工程、局部复原工程四类。“就像病人看病一样,如果小病得到及时诊治,就不会拖成大病,因此,所有文物每年都需要保养一次。”钟家让说,不包含需要重点修复的文物,仅每年对100余万件文物“体检”一遍,我省不足60人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也显然是“杯水车薪”。

    放眼全国,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的队伍现状也不容乐观。钟家让介绍,今年6月,国家文物局在我省举办的一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培训班上,有专家指出,全国从事博物馆修复工作的人员要将全国的馆藏文物修复一遍,大约需要70年左右的时间,这还不包括古建筑及散落于田野的文物。“文物都有一定的寿命,这也就意味着,好多文物由于得不到及时修复将慢慢消失。”钟家让忧心忡忡地说,长期以来,文物保护队伍、尤其是文物科技保护人才匮乏,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博事业发展的瓶颈。

    6 传承艰难

    “不是招不到人,而是招不到有经验的人才!”钟家让说,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如今,好多新招的大学生、研究生大多“眼高手低”,虽然理论知识丰富,但动手能力差,而文物修复恰恰需要的就是一双有经验的手。

    钟家让举了一个例子,一名优秀的字画装裱师需要从十几岁起开始培养,培养十几年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装裱师。然而,现有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十几岁的孩子还在教室里啃文化课,等本科、硕士毕业了,孩子也就20多快30岁了,已经过了学习技术的“黄金期”。他指出,不仅存在教育体制上的问题,中国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的传统思想,也使好多技艺失传或面临失传的危机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琐碎枯燥的工作,加之对人体有害的工作环境,也让很多人对这一行敬而远之。钟家让介绍,目前,虽然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长期接触各种化学物质、粉尘、X光辐射等,但由于工种小,这一行业至今未被纳入职业病防治范围。

    7 路在何方

    俗话说,地下文物看陕西,地上文物看山西。一面是不足60人的文物修复专业队伍,一面是上百万件文物需要保养、修复,如何破解这道令人纠结的难题?

    业内人士给出了几点建议。目前,我省只有太原理工大学、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等几所高校开设有文物鉴定与修复的相关专业,因此要拓展人才培训渠道,形成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修复人才的双重途径。在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同时,希望学校教育与一些相关行业的学徒训练有机结合,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。

    另外,专家还指出,各级政府应尽快完善保护文物修复人才的法律法规,通过在职学习、脱产培训、专题讲座、技术研讨与高水平单位共建等方式,分类别、分层次为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。同时,要逐渐完善并形成符合文物保护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、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,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我省文物修复事业的薪火相传、代代不息。

版权所有:山西省明道文物保护基金会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千峰南路81号 邮编:030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