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文保学苑
《赵城金藏》始末记(五)
发布时间:2023/5/19 14:35:04 来源: 张崇发

《赵城金藏》始末记

目    次

一、来历

中外高僧数代辛苦,精心翻译西域经

积少成多集中编纂,终成佛教大经典

二、雕印

平民女子毅然断臂,募款刻经三十载

晋南百姓舍财捐物,万民资助成壮举

三、发现

范成和尚深入民间,访求丢失零散经

蒋氏唯心冒险渡河,全为雕印始末考

四、抢运

赵城县委奉命护宝,发动群众运公粮

八路战士神出鬼没,挫败日寇抢经计

五、护理

太岳行署爱经如命,炮火声中藏国宝

大学教师精心照看,积劳成疾吐鲜血

六、修复

北图领导抽调名匠,全力以赴裱藏经

洋洋千卷工程浩繁,四人苦战整十年

七、珍藏

文化革命大破四旧,赵城金藏均完好

善本库里制度严密,片纸只字皆无恙

2.jpg

五、护理

太岳行署爱藏如命,炮火声中藏国宝

大学教师精心照看,积劳成疾吐鲜血

现在,再来谈谈抗日战争胜利后,《赵城金藏》的保管情况。

1946年,太岳行署发现,由于煤窑条件太差,有些经卷当时已经发霉、糟朽不堪。便决定转移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——涉县。

秋季的一天,从八路军太岳行署的驻地--山西省沁源县,20多头牲口驮着42个木箱,沿着崎曲的山路,向太行山东边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前进。来到涉县,押运42个木箱的八路军干部把箱子卸在了下温村一个天主教堂里。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派人前来接收,打了收条后,押运的八路军干部又赶着牲口返回太岳行署。

为了管好这部经,组织上决定选派一名懂历史的干部去负责,委托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挑选。范文澜十分热心此事,便让教导主任尹达派张文教去了下温村。

听说从太岳行署运来的东西已经到了下温村,范文澜先生非常高兴,立即去找张文教。张文教原是八路军干部,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社会教育科工作,刚转到北方大学,既参加过战斗,又懂得历史。解放战争初期,曾翻译过一本《日本帝国主义与满洲》(原稿丢失,未出版)。

一见到张文教,范文澜就说:“文教同志,你的工作,责任很大。你必须把这40多箱东西保管好。”

“木箱里放的是什么呀?”张文教急切地问范校长。

“是咱们八路军从山西赵城县的一座佛塔里抢运出来的佛教经卷。这些经卷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,它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啊!”

张文教一听是国宝,深感肩上的担子重。从那天开始,他决定把42个木箱,一箱一箱地打开,把里面的经卷一卷一卷都取出来。谁知,刚打开第一箱,他就惊呆了:里面经卷潮湿发霉,不少已严重损坏。

1.jpg

张文教(王孝摄于1982年)

2.jpg

张文教打开箱子,发现经卷受潮,变糟了。

他又心疼又发愁,心想:当务之急必须把潮湿的经卷弄开、晾干。可当时已是深秋,气候转冷,靠凉风慢慢阴干,速度太慢了,弄不好那些潮的十分厉害的经卷就会烂掉。“用什么办法呢?”张文教想啊想,想起家乡的火炕。“对,用火炕来烘干!”他高兴地赶紧到几十里外去挑干柴。挑回干柴,他细一想,又觉得不妥:干柴烧炕火太硬,有可能把经卷烤焦。“对,用锯末烧炕,炕是温乎的,效果肯定好。”张文教便四处寻找锯末。不久,42个木箱中装的4800余卷经卷,经张文教烘烤全部变干了。张文教是个细心人,他又想找些旧报纸,把这4800多卷经书一卷一卷包起来。

当时,只有《新华日报》社有多余的旧报纸。经联系,张文教每天去报社挑一担旧报。一天傍晚,张文教挑着担子经过漳河河滩时,遇到一群恶狼,狼群围着他边走边嚎叫,非常危险。张文教故意哼着小曲大模大样地往前走,终于过了漳河桥。谁知他心里刚有点踏实,前面又来了一群狼。恶狼的眼睛在夜幕中闪着绿光,阴森可怕,令人毛骨悚然。恰巧他没带枪,也没有其他防身的东西,张文教只好用老办法同狼群周旋;狼尾随着他,一直跟到下温村村口才散去。精神极度紧张的张文教,看到村庄后,就挑着担子飞跑。回到驻地,连惊带累,一下子倒在地上,口中直吐鲜血。

3.jpg

4.jpg

为了找到一个最安全最干燥的地方,后来,张文教把4800余卷经卷,从下温村又搬到常乐村,并选中村里一户地主家的阁楼。阁楼四面通风,经卷放上去从不受潮。张文教欣慰万分。采访中,张文教曾对笔者说:“如果说我对《赵城金藏》有一点小贡献的话,在寻找并利用小阁楼上,我确实费了一番心计。那是永远值得回忆的。”

在两年多的时间里,虽然下温村、常乐村离张文教的老家柏乡县隆化村不太远,但他从未离开过经卷一步。妻子在两年中仅来团聚过一次,没住几天就被他打发走了。

一个人保管4800余卷经卷,片纸不能丢,一字不能缺,半卷不能潮,张文教每日都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,并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,不断采取一个又一个新的保管方法。终于,过度的操劳,严重损害了张文教同志的身体。不久肺病复发,无法工作,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经卷。病愈后,他被派到解放战争的前线,搞城市接收工作。

5.jpg

1949年,正在太原搞接收的张文教,突然接到华北人民政府打来的电报,要他尽快将珍藏在涉县的经卷送到北平。新任务使张文教和4800余卷经卷再次重逢。他在群众的帮助下,先把经卷运到涉县城,然后装小火车运往邯郸。当时,京汉铁路不通车,从邯郸到北京只能雇汽车来运。为了不使经卷丢失,张文教不顾长途行车的颠簸,白天黑夜都睡在汽车上,4月30日把经卷安全送到北京,交给了北京图书馆。

6.jpg

十分可喜的是,2007年河北邯郸市收藏爱好者刘汉承,从古旧市场看到一张“华北人民政府公用笺”。这一纸发黄的信笺,成了目前发现的唯一与《赵城金藏》有关的革命文物。信笺上,漂亮的钢笔字写着如下内容:

二科负责同志:长乐村群众搬运四十二箱藏经、重2740斤,每斤冀钞50元,合计人民币1370元,现已领下寄去,祈转长乐村群众为荷。此致

敬礼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5月19日

信笺加盖的公章印文是“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处”。

为证核对这张信笺是不是张文教写的,2008年11月23日下午,我再次到张文教家。当时老人家已去世多年,他孙子接待了我。孙子只找出张文教用毛笔楷书抄写的几十本《毛泽东选集》书法遗存,却找不到钢笔字笔记。我把信笺上的钢笔字与楷书,反复比对,从流利的笔体判断,我认定:这封信就是张文教写的。这件珍贵的信笺,证实1982年初张文教接受我采访时,对他在涉县保管《赵城金藏》的回忆,是真实的、准确的。

7.jpg

这张与《赵城金藏》有关的 “华北人民政府公用笺”的发现,当即引起涉县党史办公室的高度重视。革命老区涉县以保管、保护国宝《赵城金藏》为荣,很快就按我采访时张文教谈的村名、房名,找到了下温村存放经卷的天主教堂(当时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大礼堂),找到了长乐村地主家的阁楼,还意外找到了当年看护经卷的民兵队长张仁祥及搬运《赵城金藏》的村民许水亭。大大丰富了涉县革命老区对《赵城金藏》的保护史。

8.jpg

9.jpg

10.jpg

11.jpg

12.jpg

更值得一说的是,涉县党史办还从长乐村找到2张更为珍贵的信箋,一张是华北人民政府派张文教从太原返回涉县运经,太行行政公署给涉县县长的信。内容如下:

趙縣长:華北政府派太原市府教育局張文教同志,前往涉縣常樂村搬運藏經,希動員車輛幇助運至涉縣車站,玆介紹張同志前往,请協助办理為荷。

此致,敬禮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太行行政公署(公章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四月卄三日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另一张是给长乐村村长及站勤主任(估计是″北关"货运站)的信,内容是:

常乐村长、站勤主任:县府来信,今有行署张同志去,不能祘斤駝秤囗,接信面谈,需用多(少)牲口撥多(少),常乐起运送北关处后,到二科领撥差证是荷。

此致

为要    

          涉县第二区区公所(公章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4.23

这两封信把张文教往北平运经的事,安排的妥妥当当,如何派车辆、牲口,如何计算搬运费,到哪里领“拨差证”等,都写的清清楚楚。充分显示了涉县革命老区政府对《赵城金藏》的珍贵性,认识到位;对往北平运经高度重视;具体办事人员工作作风扎实,办事认真负责。

刘汉承“拣漏”得来的一封信,在邯郸、在涉县、在下温村、在长乐村,能引起如此巨大的保护国家文物的连锁反应,给各地文物工作者以许多启示!

涉县的一系列做法,给珍藏、保护《赵城金藏》时间最长、贡献最大的洪洞、沁源、安泽等县的领导干部及党史办,树了个标杆。

但愿这些地方的领导人、党史办,能调动地方志研究会的积极性,集中人才,逐渐查明:安泽县热留村谁见过1942年初春,八路军运经卷?亢驿镇是太岳二地委所在地,地委领导的住房在谁家?《赵城金藏》在棉上区一个煤窑存放近4年,干部群众不时把经卷搬出来晾晒,找到晾晒干部的子女,了解经卷在煤窑的情况。1946年从煤窑往涉县运经,直接经办人是谁?出动了多少头牲口?运到涉县下温村后,接受经卷的人打的收条,现在何处?


(未完,待续六~ ~七)


 8.jpg

作者简介张崇发,男,78岁,山西河津市杨家巷村人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,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“老新闻工作者”荣誉证书获得者,主任记者,国家一级编剧,资深旅游文化研究人员,从事新闻写作20年,从事旅游文化研究20年,出版《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》(上下册)、《中华名胜古迹传说》(上下册)、《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》(上下册)等书20多部。


版权所有:山西省明道文物保护基金会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千峰南路81号 邮编:030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