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文保学苑
《赵城金藏》始末记(三)
发布时间:2023/5/19 14:22:57 来源: 张崇发

《赵城金藏》始末记

目    次

一、来历

中外高僧数代辛苦,精心翻译西域经

积少成多集中编纂,终成佛教大经典

二、雕印

平民女子毅然断臂,募款刻经三十载

晋南百姓舍财捐物,万民资助成壮举 

三、发现

范成和尚深入民间,访求丢失零散经

蒋氏唯心冒险渡河,全为雕印始末考

四、抢运

赵城县委奉命护宝,发动群众运公粮

八路战士神出鬼没,挫败日寇抢经计

五、护理

太岳行署爱经如命,炮火声中藏国宝

大学教师精心照看,积劳成疾吐鲜血

六、修复

北图领导抽调名匠,全力以赴裱藏经

洋洋千卷工程浩繁,四人苦战整十年

七、珍藏

文化革命大破四旧,赵城金藏均完好

善本库里制度严密,片纸只字皆无恙

 2.jpg

、发现

范成和尚深入民间,访求丢失零散经

蒋氏唯心冒险渡河,全为雕印始末考

《大藏经》刻印完工后,由解州天宁寺运至赵城广胜寺珍藏。先藏在弥勒殿内,后移于飞虹塔中。

关于《大藏经》藏于飞虹塔,在洪洞、赵城一带,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。相传,为了保守秘密,不使《大藏经》丢失,历届县官都很重视在塔上张贴护塔布告。新县官一到任,旧县官向新县官移交手续,头一件事就是告诉新县官:首先往广胜寺飞虹塔上贴一张布告,申明:“无论何人,不得登塔!”这样,一任一任往下交,弄得十分神秘,竟连县官们都不知塔中藏有何物。这个传说是否可靠,尚不可考,但却多少反映了古时赵城官衙对藏经还是注意保护的。

不过,有一点可以肯定,雕印《大藏经》自金代由天宁寺移放广胜寺,至1933年前,700多年内,除了广胜寺附近一些村庄的少数村民略知一二外,很少为外县外州人所知。

那么,这部经是何时被何人发现的呢?

据记载,1933年春天,上海有一个名叫范成的和尚,“在西安见一老头陀,从山西五台山朝拜文殊师利菩萨而来,彼向范成说:‘晋省赵城县太行山广胜寺,有四大橱古版藏经,卷轴式装订。’范成闻此消息,欢喜无量,立时登程前往。一到寺中,见果然不爽。”(注10

这个范成,如获至宝,便在广胜寺住了下来,一住就是2个多月。时值盛夏,别人都纷纷来广胜寺纳凉避暑,而范成却埋身于经卷之中。他一方面饱览藏经,一方面将自己随身所带的《至元法宝标目》与橱中经典逐一对照,发现广胜寺的藏经有些丢失。他便步出寺院,走村串户,在附近农村访寻。他先是告诉各家各户:“倘能捡送原处,福德无量”,因此而送还者甚多。以后农忙,他又“改以银币交换”,“尤见踊跃”。其中,“竟有已糊窗格,湿浸起下者三百数十卷。”(注11)通过翻捡,范成发现这部藏经中“为各藏所无之经典,竟有46249卷之多。”(注12)看来是太宝贵、太难得了。于是,他便打电报给上海影印宋版碛砂藏经会及北京三时学会(一种佛学学术团体),请他们来人研究影印这些藏经。一年后,终于影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经文,书名《宋藏遗珍》。之后,范成和尚撰写了一篇《历代雕印大藏经略史》,为珍藏在广胜寺的《大藏经》定名《赵城金藏》。从此,这个国宝便开始为人所知。有人为此而抒发过这样的感慨:“崔氏之经,蠹蚀尘埋,不闻于世者既七百余年,今一旦得其故物,还诸原主,发潜德之幽,兴传法林之盛事,……最足称快者矣。”(注13

1.jpg

《赵城金藏》的发现,在当时堪称一大新闻。第二年(1934年),南京支那内学院为研究这部罕见的大藏经,便派蒋唯心先生专程来广胜寺,“谨奉师命,前往检校(注14)。”蒋唯心929日渡江,101日抵潼关。到了潼关,天降大雨,无法前行。103日,蒋唯心校经心切,便顶风来到黄河岸边,要求艄公摆渡。由于风势太大,“舟子不敢应”。这时,恰巧有临汾、洪洞两个客人,归期急返。蒋等3人便冒险登舟。据蒋唯心记载,上船之后,“浪涌舟横,橹楫失效,柁工罔措,惟禁同人转侧,听其飘流。东下约20里,始著浅滩,四顾荒野,无援手者。”(注15)艄工勉强将船拉到岸边,蒋唯心在上岸时,不慎失足落水,耳目皆着泥沙,从此落得眼疾。等到广胜寺后,数十日都不愈。

蒋氏舍命强渡黄河,不幸又落水致疾,难道还不都是为了早日能看到《赵城金藏》吗?一个白面书生,能有此种精神,也着实令人钦佩!

到达广胜寺后,蒋唯心忍着眼疾,日夜翻捡数千卷经文,连续工作40天,最后写了一本《金藏雕印始末考》,1934年底发表于南京《国风》杂志第512号;19351月,由南京支那内学院印了单行本。

从《金藏雕印始末考》书后附录的《广胜寺大藏经简目》看,虽然范成和尚搜集回来不少,但仍然缺卷甚多。原因是《赵城金藏》被发现的消息传开后,一些人从广胜寺里偷走部分经卷,拿到北平出售。北平图书馆就从书商手中收购过100余卷。

但愿一切热爱祖国文物的人们,能在读了此文之后,随时留心发现散失在民间的经卷,也许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发掘,还能找到一些。 

(未完,待续四~ ~七)

 8.jpg

作者简介张崇发,男,78岁,山西河津市杨家巷村人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,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“老新闻工作者”荣誉证书获得者,主任记者,国家一级编剧,资深旅游文化研究人员,从事新闻写作20年,从事旅游文化研究20年,出版《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》(上下册)、《中华名胜古迹传说》(上下册)、《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》(上下册)等书20多部。


版权所有:山西省明道文物保护基金会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千峰南路81号 邮编:030024